这里的科普很“热”

时间: 2024-06-09 05:31:21 |   作者: 马达磁

  5月18日,以“砥砺二十载 科学新征程”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以下简称公众科学日)活动真正开始启动。《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活动现场,带领大家品味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体验科普“热浪”。

  小朋友倾听关于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工作过程的讲解。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供图

  “下午几点开放?”在5月18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公众科学日活动上,参观公众意犹未尽,期待力学科普展馆下午再度开馆。

  今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公众科学日活动以“科学的力量”为主题,吸引了中小学生以及企业、研究院所和社会各界公众现场参与。本次活动还在10余个平台线万余名线上观众观看。

  其中,力学科普展馆吸引了众多大小朋友的眼球。该展馆分为“古代力学”“经典力学”“近现代力学”3个展区,再现了力学发展历史中的实践探索、经典原理和典型应用。展馆共打造了20余件互动展品,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良好的互动体验性,使参观者在了解力学知识的同时,通过亲自操作体验“透光铜镜”“赵州拱桥”“声波悬浮”等有趣的互动展项。

  此外,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还向公众开放了院士墙,钱学森、郭永怀塑像以及两位科学家的办公室。通过聆听科学家事迹,参观者们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放弃国外优渥生活,毅然回到祖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家国情怀。

  本次活动还包括郭永怀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主题科普报告、PLAY LAB游戏实验室、“通往科学的路”打卡、参观重点实验室等板块。(倪思洁)

  广场变身“理化嗨剧场”、道路变身“魔术一条街”、大厅陈设“硬核成果展”5月18日,公众走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前沿高科技成果和科研人员零距离接触,感受科学魅力。

  公众科学日当天,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变身“科学游园会场”,围绕“科研与科普双向奔赴”,开辟了多场景、多板块的活动,共设置“理化嗨剧场”“魔术一条街”“创新成果展”三大板块。活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研究所为公众科学日专门设计了30余个互动科学实验,涵盖了化学、仿生材料、低温技术、激光技术等多个学科。其中“理化嗨剧场”滚动表演,大型科学实验秀点燃了公众科学日的火爆气氛。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丛欢带来科学实验秀“分子玩家”。他用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形象地诠释了“万物探微皆化学”。低温工程与系统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忠军等表演了科学实验秀“风起云涌”,包含了“歌焰”“空中气球环”“凤鸣变色壶”“高脚杯之舞”“走马灯”“磁悬浮”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展演。

  在草坪东侧,仿生魔法学院、沙塔蠕虫盖房记、液态金属黑科技、海底火山、不怕水的纸、万磁王的对抗者、“奋斗者”号浮力材料、光与物质的“悄悄话”、奇妙的低温世界等几十个科学实验组成的“魔术一条街”,同样成为火热的“科学乐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倪思洁)

  斐波那契数列、密铺问题、三角形数结合、九连环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数学问题通过五彩斑斓的“积木”变得好玩、直观和立体,让小朋友们感到数学也可以很“好玩”。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砥砺二十载科学新征程认识数学、爱上数学、迷上数学”,旨在普及数学知识、展示数学魅力,激发公众对数学的兴趣。这场数学科学盛宴吸引了近1万人次线万人次线上观看。

  好玩的数学游戏嘉年华以及研究人员带来的精彩报告,激发了公众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此外,充满历史韵味的古代数学主题展犹如一幅画卷,生动地展示了古代数学的辉煌历程。《人民的数学家》和《科技脊梁吴文俊》影片联展展现了数学家的伟大精神和卓越贡献。丰富的数学科普图书展以及数学馆、图书馆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让公众体验数学实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此次活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时代的发展需要数学,数学的发展呼唤人才,希望本次公众科学日活动可成为打开人们通往数学趣味王国大门的钥匙,激发更多人热爱数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将持续推动数学的科普和传播,促进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夯实数学研究的“地基”。(韩扬眉)

  对准屏幕、按下拍照键,就能够最终靠AI生成以真人为原型的漫画形象照;“复刻”表面粗糙程度只有1.1纳米的“水滴”,将科幻小说《三体》中的幻想带到现实今年,“中二所的奇妙冒险”再度升级。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哔哩哔哩(B站)联合举办以“中二所的奇妙冒险”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园区、怀柔园区和江苏溧阳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同步进行,包括院士讲座、科普分享、实验室探访、科普图书展、大型实验秀等多项活动,吸引了超2万人线下参观和超百万人线上观看。

  院士讲座为公众科学日活动开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玉鹏以《物理的功能》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凝聚态物理的丰富内涵。讲座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兴趣,也提升了大家对科学的认识和尊重。

  中关村园区活动现场设有多个互动实验区,如超导磁悬浮、空气大炮等,让公众亲身体验科学的奇妙。在B站收获数百万播放量的多款发明作品,比如UP主“手工耿”的看家机器人、UP主“LCL李同学”的古法留声机等,第一次线下展出。B站UP主还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带领公众走进实验室,体验科研的魅力。

  为更深入讲述科学背后的故事,4位B站UP主带来了关于《三体》“水滴”复刻,航天、医疗科技及跨分区科普的报告。此外,AI主题沙龙、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能源主题展、月壤主题展、科普图书展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体验和学习机会。

  夜幕降临,“中二所奇妙夜”正式开启。嘉宾们分组进行知识竞赛和科学实验挑战,不仅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也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本次活动,怀柔园区开放了单晶薄膜实验站、清洁能源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实验大厅等供公众参观。同时,园区还策划了“科学真好玩”原创科普小课堂,让青少年朋友动手探索科学奥秘。而江苏溧阳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则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科学讲座、科学秀、科学工坊以及科学互动活动。(韩扬眉)

  “红伞伞,白杆杆就是有毒的蘑菇吗?” “误食什么样的蘑菇会见到小人呢?”5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公众科学日活动上,公众通过采蘑菇的互动游戏,识别哪些是有毒蘑菇、哪些蘑菇可以食用。

  本次公众科学日以“蘑法世界 植物对话”为主题,举办了“蘑”法世界科普讲座、种子盛宴展、兰科石斛属植物主题科普讲座等形式多样的精彩活动。公众在互动游戏中,探究炮弹果、猴欢喜、相思子这些奇异的果实和种子,用显微镜探索植物化学微观世界。

  植物无法像动物一样奔跑,那么它如何趋利避害呢?科学家带领公众走进实验室,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拟南芥对损伤刺激的钙离子响应,并用肉眼观察植物保护素在紫外光下发出的荧光。公众了解到原来植物都“身怀绝技”。(高雅丽)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主题为“乘龙瞰地,梦启空天”的公众科学日活动。

  活动在精心策划的文艺汇演中拉开帷幕。合唱《天耀中华》和《强国一代》、舞蹈《筑梦》等节目向曾经和正在科研路上奋斗的科研人员致敬。

  在科学家讲堂和科普讲座中,各领域专家和研究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公众解读了空天科技的前沿动态与实际应用,让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空天科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科普展厅内,“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新舟60”样机、高分卫星、遥测红外光谱相机等前沿科技成果一一亮相。科研人员带领公众近距离接触科技成果,并通过互动大屏的科普视频和现场讲解,让公众感受科技力量。

  此外,本次活动在园区各区域设置了一系列丰富的科学实验和科技互动游戏。在新技术园区足球场和篮球场,公众对浮空器演示、地球科学组件DIY、无人机组装和飞行、无感式健康监护设备体验等项目表现出超高热情。(甘晓)

  5月19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首次参与公众科学日活动,以“雁栖湖畔 遇见追光的你”为主题,面向公众开放,并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小实验、游园打卡等形式,向公众展示中国科技力量。

  HEPS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共建的怀柔科学城的核心装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为了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大装置,此次活动开放HEPS原理沙盘、X射线显微成像线站、长线站多个打卡点位,通过志愿者通俗生动的讲解,让公众了解HEPS的原理,亲身感受HEPS的建设成果。同时,加速器隧道限定开放,清华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怀柔区第三中学的师生从直线加速器进入增强器、储存环,沿着电子运动的轨迹,进一步探索HEPS加速器,亲身体验中国科技之美。

  此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邀请公众亲身参与HEPS应用原理小实验,利用实验室设备与公众互动,揭开HEPS的神秘面纱。(崔雪芹)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线下活动包含科普展厅、实验室等7个板块内容的现场展示,10个海洋科技互动实验,博士大讲堂以及海洋知识有奖问答等。线上活动包含海洋科普报告和“海洋之夜”主题直播。

  “吃”塑料的海洋微生物、不怕盐的海藻、贝壳的“酸”秘密、水母摄食观察各种奇妙的海洋知识、丰富的海洋互动实验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海洋科学的机会,现场惊叹声不断。

  “你知道拥剑执火是什么动物的名字吗?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吗?”博士大讲堂《招潮蟹的日常》活动现场,研究人员正在为孩子们讲解招潮蟹的科普知识,让他们近距离观察招潮蟹的行为活动,并带领大家动手制作招潮蟹标本生态瓶。

  5月19日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还在线上同步开展“海洋之夜”主题直播。这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更是一场关于大虾和螃蟹的科学之旅。从生长环境到营养价值,从产地特色到选购技巧,科学家亲自上阵,为公众献上味蕾和知识的双重盛宴。(廖洋 王敏)

  5月18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公众科学日现场来了个特殊的“国际团”,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组团”体验纳米科技魅力。

  当天,作为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主会场分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精心准备了“科普报告+科普展厅+科普实验+趣味活动”四项特色活动迎接公众。上午10点,随着一阵低声交谈,一群卷发碧眼的留学生组团“涌”入现场。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团率先走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四楼的纳米成果展区。

  据介绍,这支参观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留学生组成。他们看展板、听介绍,还不时向讲解员提问,体验纳米科技魅力。

  除组团参观的留学生外,公众科学日还有来现场“自由行”的外国友人。在科普实验区和趣味活动区,记者遇到两位外国友人在现场“打卡”。另一组参与者是一家四口,小孩子尚在怀抱,小手却不断伸向益智玩具;大孩子全身心投入,完成一项科普实验后仍不愿离开。

  在科普报告活动区,四场精心准备的讲座为中学生量身定制。在科普展厅,多媒体动画及多媒体互动演示带领公众从“走进纳米世界”“纳米世界的眼和手”“纳米明星材料”“纳米绿色印刷”“纳米健康卫士”等几个维度,了解神奇的纳米世界。一系列科普实验则让公众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体验科技的魅力。此外,各种益智玩具和科学实验小装置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们也能感受科学的魅力。(张双虎)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举办了主题为“寻找核宇宙未来密码2024”的公众科学日活动。

  在兰州主会场,公众参观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参观者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下,进一步探索了重离子加速器的运行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科研、医疗等方面的应用。除了参观大科学装置,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多位科学家进行科普讲座,让公众对核物理领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核科学与技术的奥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还特别设置了“核宇宙淘气堡障碍赛”。这个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模拟了重离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让参与者在游戏中感受离子束在加速器中的运动过程,了解二极磁铁、四极磁铁在重离子加速器中的作用。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时空隧道-电磁感应现象”“微观世界奇遇记-显微镜里的世界”等科学小实验。

  此外,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NPC互动环节。参与者可以向现场的专家提问,请他们解答关于核科学与技术的问题。同时,活动还设置了“原子核对对碰”游戏,让参与者在游戏中学习化学知识,加深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这样的科普活动很有趣和有意义。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亲自动手做了实验,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活动结束后,兰州市敦煌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李鸣铎表示。(叶满山)